查看原文
其他

当Maison Margiela还叫MMM的时候

Nora LaGarconne 2022-05-02


决定写Margiela的时候

我就知道这是个巨大的工程

巨大的工程!

于是打算分几篇写

这是Margiela系列的第一篇

(摩拳擦掌.jpg)


前阵子读到一篇Patrick Scallon的采访,有很多共鸣。也想起了我在Margiela实习的那段日子,于是决定给大家翻译部分采访内容,顺带写个流水账。(Patrick Scallon目前是Dries van Noten的公关,90年代他曾是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左右手)



先来讲一下背景


还记得几年前Maison Martin Margiela x H&M那个系列吗?王菲穿过的白棉被就是这个系列的。




如果要选设计师里面的隐士

那么Martin Margiela一定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


他从88年创立品牌以来都拒绝接受当面采访,不过后来万能的New York Times还是公布了一张他的照片👇



▲ NOW YOU SEE HIM Martin Margiela, circa 1997.

Marcio Madeira / Zeppelin Photots


08年他退出自己品牌,不再担任设计总监,之后五年一直是他的团队操刀设计,直到13年John Galliano接手品牌。(对,就是那个因为种族歧视言论被Dior炒鱿鱼的疯子)现在品牌已经改名为Maison Margiela。


这一人事变动让很多人不高兴,因为Galliano巨高调,跟Margiela完全不是一个属性。但我最近看到一组照片,比较他俩的作品,竟然有惊人的相似!



Galliano vs. Margiela


▲ Left: Christian Dior SS03 Couture

Right: Maison Martin Margiela AW03


▲ Left: John Galliano AW95

Right: Maison Martin Margiela AW95


▲ Left: Christian Dior SS97 Couture

Right: Maison Martin Margiela AW97


▲ Left: Christian Dior AW99 Couture

Right: Maison Martin Margiela AW07


▲ Left: Christian Dior AW98 Couture

Right: Maison Martin Margiela SS10


▲ Left: Christian Dior AW97 Couture

Right: Maison Martin Margiela SS96



▲ Left: John Galliano SS94

Right: Maison Martin Margiela AW92


有没有很像?

有没有?



以下采访翻译自Vestoj第四期。

P-Patrick Scallon, A-Anja Aronowsky Cronberg


P:我在这儿说的一切都只是个人看法,不代表Dries van Noten官方立场。

A:记着了!


P:我知道你想谈谈时尚产业从我入行以来发生的变化,我要说的第一点就是——时尚越来越产业化,是个严肃的生意了。二十多年前我刚进这个圈子的时候,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。就像一群离经叛道的小孩玩到一起,大家做什么都可以,没有人会说三道四。但是现在不同了,没有人能容忍你的任性,时尚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机器,高速运转着,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。


A:你觉得时尚大集团的出现(比如LVMH,Kering)对整个行业有什么影响?对Dries van Noten这样的独立品牌公司意味着什么?


P:做衣服越来越难。现在品牌遍地开花,竞争日益激烈,以前给好几个牌子做衣服的工厂现在只给一家做了,越来越多的生产线搬到了中国。

零售商和设计师的关系也变了。80年代二者非常默契,相互信任。那时候买手们大多是女性,她们疯狂爱时尚,相信自己肩负着与设计师共同成长的使命。她们走进showroom,挑选大量最能体现设计师风格的衣服,不像今天买手们总是很吝啬地、每一季只挑几件。这种相互扶持、相互信任的生态已经不存在了。




A:从哪一刻起你有这种感觉呢?


P:把责任推卸给一家公司是不公平的,不过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时刻的话,我觉得1994年Tom Ford时期的Gucci是这个转变的一个主要原因。他设计的方式在那时候引起很多非议,大家都在怀疑Tom Ford到底是一个“造型师”还是“设计师”。现在没人纠结这个问题了。


A:现在我们说“创意总监”而不是“设计师”,这些创意总监不能像从前一样只呆在工作室里拼命做衣服,他们还要以品牌形象代言人的身份出席很多公众活动。


P:没错。如今一个设计师每年要设计那么多系列——不像以前每年只出两个女装系列,现在每年要出男装系列、女装系列、早春/早秋系列、首饰系列、高级定制系列,甚至还有和别的品牌的合作系列。这还没完,他们还要参加各种采访、公众活动。还有一点不同的是以前一个系列展示的衣服比较少,Margiela有一次在时装周上只展示了20套衣服,今天有的品牌会展示130套!


Maison Martin Margiela Fall 2012



A:网络的兴起给时尚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,你在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时候怎么应对这个转变?


P:讲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——2000年我和Martin预谋着不让Style.com来看我们的秀,我们不想让图片传得到处都是,这样其他品牌就会抄袭我们。然而今天,如果你不在Style.com网站上,大家就会挑起眉毛问你为什么。好像不在Style.com你就不存在一样。


跑会儿题

我在Margiela实习的日子


说到这里我得插个嘴,因为深有感受。


三年前在Margiela实习,进去第一天老板就跟我说:


以后你会有很多时间在showroom

你可以拍照

但是请不要发到任何社交网络上

Instagram, Facebook什么的都不行


我一边点头一边看着满屋子的衣服,激动地不知道该从哪拍起,觉得怎么拍都拍不出空间的敞亮、鞋架的酷炫、衣服的整齐......所以后来有小伙伴问我有没有实习照片的时候我都摊摊手说没有。


But I was glad to keep it that way.



▲ Maison Margiela Spring 2015 Couture


实习的那段时间正好赶上秋冬系列的订货,老板说周末你能来加班吗?美国5家专卖店的店长都会来选货,我们需要你的帮助,不过你有事的话不要勉强。


我一想可以在showroom里呆两天整个人都高兴了,说我来!(这里提一句,可能有许多传言说fashion intern总是各种被剥削,但是我在实习期间除了那次订货从没加过一次班,老板也从没让我买过一杯咖啡,她说实习生是来学东西的,不是端茶送水的)


那两天是整个实习的highlight. 我照着lookbook给四位大长腿穿衣服,然后给店长们介绍那一季的特色。他们讨论的时候老板说忙了一上午你休息一下吧,要不去试试陈列架上的鞋子玩玩?然后我就把鞋架上的鞋子都试了一遍,当然有我爱的骆驼脚趾鞋Tabi boots👇



我所有的同事都是Margiela代言人,每天的outfit里面一定有一样自家的单品。老板1号总是穿着平底tabi shoes,一天换一种颜色,她是日美混血,and she is the coolest Margiela girl I've ever met!老板2号也是每日必穿自家球鞋,偶尔穿个它和Converse合作款(没错,就是这双穿之前白色,穿久了白漆剥落的帆布鞋👇)



跑题结束,继续看采访


A:当今时尚传媒总是被诟病广告满天飞,时尚编辑和品牌的关系再也不单纯了,编辑拿品牌的“好处”司空见惯,甚至还有直接拿品牌工资的。这些编辑没法承担诋毁广告商的后果,广告商就是上帝。


P:就是这样。杂志内容和广告商的关系相当暧昧。20年前如果你在杂志上看到连着几页都是同一个品牌的衣服,你的第一反应是——这个造型师肯定很喜欢这个系列!然而今天,大家心知肚明——这个牌子一定付了很多钱!时间久了,这种信息不透明会造成读者/消费者对杂志和品牌的不信任。


A:但是Maison Martin Margiela和Dries van Noten都是打出招牌不做广告的,你怎么保证媒体能保持对这两个品牌的兴趣?


P:不断进化、偶尔冒险。在Margiela的时候我们非常小心地保护自己设计的所有东西,Martin在90年代签约爱马仕的时候,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大赌注。我们清楚这对Margiela品牌来说是一个好的宣传,但是与此同时,我们的顾客会觉得受到背叛——Margiela一直游走在主流边缘,与爱马仕的奢侈形象截然不同。为了保证给客户一个正确的印象,我们办公室每天传真满天飞,嗯就是传真,那是90年代!(还有一个原因就是,Margiela本人从不露面,所以只能传真咯)


再跟你讲个故事吧——Margiela给爱马仕设计的时候,杂志对我们说:“你们现在肯定数钱数到手抽筋,可以开始做广告了吧!”于是我们比以前花了更多钱在公关上。我不停地跟杂志编辑们开会,他们一致对我说:“我们很想帮你,但是你不打广告这让我们很难办啊!”

但是作为一个小品牌,打广告是场博弈。因为你不能只选一本杂志放广告,别的杂志会不高兴,但是如果都放了开销又太大。如果维持现状的话,你至少可以保证媒体对你的报道都是真实的,发自内心的,而不是出于某种商业利益。



一点感想


杂志、编辑和品牌的关系简直就是game theory完美的case study!

表面上看,大家猛投广告猛砸钱是唯一的equilibrium,但是如果不参与比赛,或许会有鹬蚌相争、渔翁得利的好处。至于靠运气还是靠实力,还真不好说呐。






相关文章

Jil Sander 85-00 历年大片赏

关于Androgyny和雌雄同体

Normcore这个词是谁造的?

A.P.C.掌门人:哥就是犀利


我们在这里

Kiki @

Nora @老司机诺拉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